鏡頭下的新生代, 不可思議的90后
“北京東邊的一個小區(qū)在破曉前就窸窸窣窣地醒了,燈光從一扇接著一扇的窗口亮起。小艾跳下床,塞著耳機快速地刷牙洗臉,“打扮”一下準備出門。早上9:30分,小艾和他的店員已經(jīng)出現(xiàn)在三里屯的店里。小艾說,他每天起床都會聽一首同樣的歌,就像他每天都要讓自己以最滿意的發(fā)型出門,無論店里的事情再繁瑣,無論昨天幾點入眠。丁玲在《曼哈頓街頭的夜景》里說,紐約是一個熙熙攘攘的大熔爐,任何人都可以創(chuàng)造奇跡也可以自我毀滅。我說,北京也是如此,大多數(shù)年輕人享受著這個城市的60%奇跡,付出200%的努力。因為,他們知道這里有一種未來屬于自己。
Cohim1606服飾陳列設(shè)計,小艾,25歲,他的未來從店長到陳列師的改變開始。
潮牌店長說陳列是門著迷的藝術(shù)
初來北京的時候,小艾并沒有進入服裝行業(yè),就是因為自己喜歡搭衣服,偶然的機會做起了導購,沒想到一進來就再也離不開這行。在Boy London的做店長的這幾年中,從藍港、王府井到三里屯,三次開店從裝修鋪貨到顧客進門,都是小艾跟著團隊一起親力親為,他說,最幸福的時刻就是看著客人在店里選購的時候。
小艾生活在一個大家族中,用他自己的話說他就是那個大家眼中的不安分因素。于是在家族的生意面前,他還是選擇了獨自一人挑戰(zhàn)外面的世界。
說起陳列,迷上它也就是一個瞬間。有一次在Bershka的店里,小艾正巧碰上了幾個國外來的陳列師調(diào)陳列。他們工作時的專注與完成后的滿足感,小艾感同身受。就像自己每次鋪貨,雖然是店長,但從規(guī)劃到疊裝,事無巨細,親力親為。當坐下來跟幾位陳列師聊天時,原來這種來之不易的滿足是源于陳列這件事。
小艾說,陳列就像是一種藝術(shù)。不搞藝術(shù)的人不懂它的魅力。
在小艾的店里,雖然沒有駐店陳列的職位,但是似乎人人都能攬一些陳列師的活兒。小艾說,也是因為自己的這個“店長兼陳列”干久了,才知道店鋪的業(yè)績離不開好的視覺效果。一組色彩和諧的疊裝陳列、一些精致契合品牌形象的擺件道具、一套款式搭配新穎的正掛套裝,都是店鋪的加分項。
小艾說,之前做店長的時候,只會想到把貨盡量多的展示出來,偶爾換換模特位置,不會想到色彩、空間、手法等等的變化。“重回校園,又有了這么多同學的感覺讓我很溫暖?!?/p>
陳列是今天的鑰匙,
剩下的時間,開個店,與理想一起荒度余生
小艾長了一張容易讓人誤會的臉,不笑就能彎成月牙的大眼搭配他始終黑白配色的look,總有幾分玩世不恭的嫌疑。我問小艾的全名在維語中的意思,他笑著說:“就是大眾情人啊!”……在Cohim的教室里,有他的地方,也總有蓋不住的笑聲。
雖然總是把24小時的玩笑像開了掛一樣,但是年紀不大的小艾卻給自己做了不長不短的規(guī)劃,既沒有太保守謙虛,也總是讓生活向著目標充滿挑戰(zhàn)。
小艾的骨子里有股韌勁兒,當大多數(shù)人默默接受生活的順其自然時,他卻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生活。小時候他讀過一本書《最初和最終的自由》,在大多數(shù)人因為自己的社會屬性而不得不活成別人眼中的自己,而那些真正做自己的人,不然載入歷史,不然成了笑話。是歷史還是笑話,在于你有沒有特立獨行的資本。
小艾喜歡高橋盾,喜歡Kanye West的跨界,喜歡大家眼中的潮牌。在他看來,喜歡時尚喜歡衣服的人分為主流和不主流、大眾和小眾,而你的選擇并不是因為有沒有錢,而取決于你的經(jīng)歷和理解。
回到剛才提到的規(guī)劃,剛才提到的那些看似小眾不入主流的設(shè)計師品牌就是小艾未來的目標。陳列對于他來說是開啟時尚大門的鑰匙,未來有家自己的店、甚至自己的品牌,才是小艾的理想。雖然現(xiàn)在聽起來這還是未列入日程的安排,但是從小艾堅定的眼神里,未來的樣子似乎已經(jīng)定格。
“雖然我不知道確定自己在什么時間成為什么樣的人,因為他不知道今天或者明天會遇到什么人什么事。我只知道,當機會來的時候我能有足夠的力度去握住它?!?/p>
我:“接下來什么計劃?”
小艾:“從Cohim畢業(yè),找份陳列師的工作,學習,攢錢,出國學設(shè)計?!?/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