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叫他鬼才設計師,也有人叫他結構主義鼻祖
寫在前面的話:
如果你經(jīng)常關注中赫時尚買手賬號,一定發(fā)現(xiàn)我們會定期推出一些時尚的理念、時尚的冷知識。從解構主義、莫蘭迪配色到中國設計師品牌和生態(tài)時尚。每一篇都希望能給買手增加時尚領域的些許相關知識?,F(xiàn)在這種類似的文章,終于有一個欄目名稱為其命名:《買手時尚課》,希望你們能喜歡,然后一直支持。
如果說要在時尚領域找一個非常值得被研究的大師,馬丁·馬吉拉 (Martin Margiela)絕對是我第一個要推薦給你的。有人叫他設計鬼才,也有人稱他為解構主義鼻祖,他把自己對時尚的敏感度全部給了一個叫Maison Martin Margiela的品牌。而今天的《買手時尚課》我們就來聊聊這個品牌和這個人。
1959年出生于比利時的 馬丁?馬吉拉肆業(yè)于安特衛(wèi)普皇家藝術學院。這個學院與其他一般院校不同,不會刻意培養(yǎng)學生的商業(yè)性、職業(yè)性,而更多的偏重創(chuàng)造性、敏感性和獨特性。
1985年到1987年期間,馬丁?馬吉拉 (Martin Margiela)一直擔任"巴黎壞孩子"讓?保羅?高提耶(Jean Paul Gaultier)的助手,這也讓他在剛進入時尚圈的時候沒有被商業(yè)性的時尚范疇禁錮住,讓靈感天馬行空。
1988年,馬丁?馬吉拉 (Martin Margiela)在巴黎創(chuàng)立馬丁?馬吉拉時裝屋 (Maison Martin Margiela)。
第二年的秋天,在巴黎郊外的一個廢棄的操場上,Martin Margiela舉辦了一場時尚界從未見識過的時裝秀:秀場的座位是先到先得的,頭排擠滿了貧民區(qū)的小孩,T臺是凹凸不平的泥濘路。評論家們厭惡這場秀,而業(yè)界則愛死了它。評論家比爾·康寧漢姆第一次以“解構主義”來形容他的藝術風格和設計哲學。
1997年10月,在巴黎的天橋上,他和旅居巴黎的日本設計師川久保玲聯(lián)合舉辦了時裝發(fā)布會,從此兩人便被媒體看做當代解構主義時裝的兩座高峰。
馬丁?馬吉拉喜歡收集和解構舊衣服,然后賦予它們新的概念,他說:“我熱愛復原這個概念,我相信讓廢棄的服裝實現(xiàn)新生是極其美麗的事情。”
他把那些回收回來的舊衣物,通過折、疊、扎、縫、拼接、纏繞等工藝,將其塑造成可穿的服裝,對廢棄材料進行二次設計和再次使用。這種方式不僅為設計師提供了更多的創(chuàng)意空間,同時也豐富了服裝的視覺效果,并且為Maison Martin Margiela這個品牌博得了評論界的稱贊,因此MMM在馬丁?馬吉拉的帶領下取得了空前的銷售業(yè)績。
Maison Martin Margiela深受大眾熟悉的應該是其每季必推的愛滋T恤(AIDS Tee)。曾推出的顏色多達數(shù)十款,也成為了不少潮人必備的收藏品?!?/span>
馬丁?馬吉拉的服裝不是常規(guī)的服裝造型,袖子、領口、口袋等一些位置都不在指定位置。在他的服裝領域里,解構設計并不是意味著隨心所欲,盡管服裝外邊看似凌亂復雜,但都會考慮到服裝結構和服裝內(nèi)外空間的關系。
馬丁?馬吉拉設計衣服更像是在研究服裝的社會史與心理史,他把服裝所能承載的語義性、符號性與象征性發(fā)揮的淋漓盡致。他讓解構主義與設計理念相結合,這是他對解構主義哲學美學的認同。設計師尼古拉斯一直是Maison Martin Margiela的忠實粉絲,也曾多次公開宣稱自己私下常穿該品牌的服飾。
而馬丁?馬吉拉對時尚界最大的影響可能來自于他的“各種”低調。
LOGO的低調
馬丁?馬吉拉的標簽絕對算其特色之一。一方白布被四個針腳簡單的縫在衣服上,沒有任何明顯標志的暴露,旗幟鮮明的反對當時時尚界涌起的logo熱潮。
而其團隊在接受采訪時甚至提到四針腳的設計本身就是為了能被消費者輕松地剪去,讓成衣無logo化。這樣著裝者可以直接與衣服的形式和能量交流而不會被標簽所束縛和掩蓋。
至此四針腳元素也被馬丁?馬吉拉運用于飾品和箱包的設計中,名符其實的成為了其品牌特色。
馬丁?馬吉拉還用0-23中的一個數(shù)字來表示所屬的設計系列。0號系列是價格最昂貴的“手工藝出品”系列。這個系列就是利用廢舊物料進行再造的服裝,制作工藝繁復,耗費幾十甚至數(shù)百小時的人工,每款設計也僅制作1-2件。這些面料是馬丁?馬吉拉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回收各類廢棄的衣物與材料,在別人眼里是避之唯恐不及的垃圾,然而在他手中卻可以變廢為寶,身價百倍。
模特的低調
如果你仔細觀察Maison Martin Margiela的秀場和海報,就可以看到,這個品牌在選用模特時格外的“有趣”。無論是用面紗、面具遮住臉部或整個頭部還是用細線重新勾勒出模特的五官、甚至是借用彩妝讓模特的整體風格變得怪異,都是為了能讓觀眾把全部注意力放在設計和創(chuàng)意本身而不被任何外部的事物所影響。
這樣的秀場嘗試也讓馬丁?馬吉拉獲得了“時尚怪才”的稱號。
設計者本身的低調
集體主義的原則在馬丁?馬吉拉的設計團隊中體現(xiàn)的尤為充分。在任何與設計師的訪談中,總是用集體主義詞匯“We”來替代“I”。沒有單獨個人被放大突出。
所有MMM的雇員在工作時都需穿著白外套。白色在馬丁?馬吉拉的世界里被定義為歸屬感的象征,是對一切等級制度的反對和對昔日高級定制的致敬。它也成為了品牌的主要色調被用于設計裝飾和陳列。
甚至品牌的靈魂人物馬丁?馬吉拉從未在任何公開場合露面,拍攝時尚雜志也只用一把空椅子來代替,即使是自己的大秀謝幕時也從未出現(xiàn)。僅有唯一一張被媒體捕捉到的照片,現(xiàn)在被廣泛應用。雖然馬丁?馬吉拉低調到絕跡,卻仍然飽受媒體贊譽,這讓馬丁?馬吉拉成為罕有的從不在媒體露臉卻依然聲名鵲起的時裝設計師。
很遺憾,在被OTB收購之后,馬丁·馬吉拉因不滿公司的趨利做法,在2009年正式離開了自己的一手建立的創(chuàng)意國度。品牌名也又原來的Maison Martin Margiela變成了Maison Margiela。但馬?。R吉拉對于時尚界的貢獻以及帶來的思考卻值得身處于時尚界的各位買手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