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中赫學生都能多關注中華文化.因為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是值得我們追隨的,如何將中華文化運用到設計中,從而和人們的生活方式相結合,是需要我們設計師來思考的。
“設計是可以挖掘市場的,用這樣的思維來思考,做自己文化的設計,引領市場,帶動市場是我從事絲巾創(chuàng)作的內(nèi)在驅(qū)動。”已經(jīng)50歲的著名絲巾設計師張寶華,是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染織服裝藝術設計系副教授,也是中赫時尚家居軟裝設計課程的高級講師。
90年的時候,張寶華老師剛剛大學畢業(yè),先在工廠工作了3年,后來到清華大學教書。指令性很強的工作讓張寶華老師第一時間接觸面料,完成生產(chǎn)。然而,奮斗在一線的張老師完成的終究是別人的設計,而且很難達到預期目標,與其這樣倒不如自己做設計,隨著經(jīng)驗的增多,對面料理解的加深,對市場把控能力的加強,以及對中華文化的熱愛,張寶華老師決心做帶有中國印記的絲巾創(chuàng)作,以此來引領市場而非一味迎合市場。
關于絲巾的創(chuàng)作流程,張老師說“首先要確定主題,這個主題可能來自于人文、自然或者某一個地域。然后根據(jù)這個主題搜集資料,分析整理,看哪些元素能夠為我們的主題服務,接著就是按照絲巾的方式以及對商業(yè)市場上的判定來進行組織,造型,構圖和上色,最終交付工廠進行生產(chǎn)。”縱觀張寶華老師的創(chuàng)作,有紙牌、色子等市井生活的設計,也有青山綠水仙鶴漫舞的雅致小景,從作品中能感覺到張寶華老師有非常豐富的生活經(jīng)歷與內(nèi)心世界
那這些靈感都是來自于哪兒呢?
張老師說:“靈感來源取決于主題方向,更多是自己的一種感悟。絲巾會將這種抽象的概念具象為一幅畫,一個點來體現(xiàn)。有了主題方向以后,加上平時的生活積累,文化積淀,靈感就會自然而然地涌現(xiàn)。”
“將設計落腳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我自己的創(chuàng)作經(jīng)歷有關系。2001年之前和國外的公司合作,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由于對西方文化的理解不深,導致設計出的窗簾布藝等和市場需求出現(xiàn)偏差。與其這樣,不如改變思路,將視角落腳于我們所熟知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將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元素和現(xiàn)代生活相結合,有很大的發(fā)展空間。”隨著中國對世界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中國傳統(tǒng)文化價值的傳播伴隨著各種載體呈現(xiàn)出來。于是,張老師用自己擅長的紡織品設計,將中國文化最深層最本質(zhì)最美的東西附著在絲巾、家居等產(chǎn)品上呈現(xiàn)給大家。
關于絲巾和家居軟裝,張寶華老師說:“軟裝和絲巾雖然屬于不同的領域,一個家居領域,一個服飾領域,但是他們都和人們的生活方式相關的,本質(zhì)上是一樣的。不管是軟裝設計師還是其他行業(yè)的從業(yè)者,最需要具備的技能就是以人為本,為他們創(chuàng)造一種更美好,更幸福的生活狀態(tài)。”
Q:在當今時尚潮流一浪又一浪的今天,您認為美與時尚是永恒的追求嗎?您怎樣定義美與時尚呢?
A:美與時尚在每一個設計領域都會存在,而設計源于生活。所以從大的方向來看,每一個時期的流行都會符合當時這一時期人們的審美判斷,而今天我們看到的很多傳統(tǒng)其實都是在當時年代最流行的東西,所以今天的時尚終歸也是未來傳統(tǒng)的積淀,它們是辯證存在的。
Q:那么個性呢?您怎樣理解?
A:個性是一種獨特的設計語言和表達,沒有個性的產(chǎn)品會淹沒在商業(yè)潮流中。個性是一種沉淀,它既是品牌個性,也是設計師對品牌個性的解讀,而二者的融合是至關重要的。
Q:您是怎樣理解趨勢的?
A:趨勢的作用是給人以靈感和啟發(fā),而非讓我們一味追隨。
采訪的最后,張寶華老師分享了這些年反反復復和周圍同學講的,希望中赫學生都能多關注中華文化.因為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是值得我們追隨的,如何將中華文化運用到設計中,從而和人們的生活方式相結合,是需要我們設計師來思考的。對中國文化了解得越多,會越來越有自信。而這種文化認同感不僅會引領我們的設計,也終將會改變我們的生活。
特別提示:2017年7月27日(周四),“絲維-張寶華絲巾藝術展”將在中赫時尚藝術館開幕,本次展覽持續(xù)到8月17日,歡迎蒞臨參觀
9月家居軟裝課程報名進行時!